同济EMBA:高等教育国际化内涵的观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高等教育国际化定义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把跨国界和跨文化的观点和氛围与大学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主要功能相结合的过程”。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还存在很多不同的观点,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其一,从背景范围角度考虑,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专指高等教育发展的背景范围应是国际性的,不能仅局限于一个国家;其二,从目的角度考虑,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传播和借鉴先进的办学方法、措施、途径;其三,从国际化形式考虑,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就是开展跨国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学生、教职员国际交流;其四,从国际化活动主客体角度考虑,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客体是单一的,即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系统只作为被学习的客体或施予国际影响的主体,不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系统只为学习主体或被施予国际影响的客体。事实上,这些观点只是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部分内涵的反映,不能从整体上体现出它的本质内涵。因此,单纯依据上述观点来理解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必然是不够深刻、不够全面的。为了正确理解高等教育国际化内涵,需要综合多维角度进行思考。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必然性与可能性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产生并不是偶然事件,而是有着其深刻的时代背景,有着其发展的必然性与可能性。如上所述,高等教育一经产生,就具有国际性,如最早的大学巴黎大学(1150年)、牛津大学(1168年)、剑桥大学(1209年)等,都曾作为国际学术交流的中心。从20 世纪中后期起,高等教育的国际性跃变为国际化,其发展所依赖的必然与可能因素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世界经济发展国际化和一体化。经济全球化在20世纪蓬勃兴起,形成世界范围内的分工与合作,使世界经济变成一个整体。 相同的经济利益已使各国经济融为一体,国家间的关系日益紧密,相互交织、相互依存,导致了生产的国际化、商品的国际化和市场的国际化。与此同时,高等教育在时代的感召下,逐步走出“象牙塔”,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边缘走向中心,追求高等教育社会职能的实现,即致力于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新理念指导下的高等教育,必然要反映经济发展的国际化和一体化特性,并通过自身的国际化为之服务。
二)世界科技发展的国际化和一体化。科学技术是当代国际竞争的主要武器,谁能掌握最新的、最好的科学技术,谁就能在国际竞争中获取胜利。基于这一意义,为了提高本国的科技竞争实力,世界各国,包括发展中国家,纷纷突破“闭关锁国” 的樊笼,通过科技人才的国际交流,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研究方法,掌握国际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和信息;通过引进国外的先进仪器设备和先进技术,在研究方法与研究手段方面与国外接轨;在一些大型科研项目,充分利用各自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智力优势,直接开展国际合作。科学技术的发展给高等院校带来新的要求,高等教育成为高科技人才的培养基地,成为基础科学和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产品孵化中心,成为最新科技信息和国际合作的交流中心。
高等教育顺应科学技术国际化要求,必然也会走上国际化的轨道。
三)多元文化的交融。今天,人们已普遍意识到,只有各民族文化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吸收,取长补短,才能保证世界文化的整体性和统一性,才能促进人类文化的持续发展。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就是文化的传递、文化的适应、文化的创造。在大学校院里,各种文化四方汇集和辐散。所以,人类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必然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得到充分表现,相应就形成了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立足于文化交融的角度,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深刻内涵,被定位为未来社会培养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全球责任意识,尊重别国文化和他人权利,热爱和平,热爱自然的人才。可以说,国际化的高等教育是一种提倡国际理解和世界团结的教育。盲目的民族文化自大与闭守观念应被摒弃,各国高等教育应在强调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注重向学生介绍其他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及其在世界文化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之间、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教育的网络化,对高等教育国际化产生巨大的影响 。互联网具有极强的交互功能和巨大的信息资源,为我们提供了一条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快速通道。现代信息技术的国际化加速功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借助互联网,建立国际性开放大学,开展跨国远程教学,使大学的设置真正突破时空的限制,具备国际性; (2)各国高校之间建立起广泛的网络联系,交流学校管理或办学经验,也使国际间学术交流变得更加便捷; (3)互联网所带来的知识信息资源共享,从本质上改变了高等院校发展观念模式,使之有条件也有必要共同参与推动世界性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事业。
五)高等教育的自身发展规律。首先,知识具有跨国性和广泛的普遍性,对知识的传播和发展以及对科学技术的研究,历来是人类共同的事业。高等院校作为人类知识传播和发展的主要机构,作为科学技术研究的主要实施者,必然要求体现知识的这一本质特点。特别是在现代,凭借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知识的日益全球化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部动因。高等院校应遵循发展规律,通过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获取新的知识信息,使自己站在国际学术前沿,从而更好地承担起传播和发展知识,发展科学技术,发展人类文化,推动社会进步的使命。其次,高等教育自身质量提高的要求对高等教育国际化起着推动作用。在当今时代,各国高等教育之间及其内部都存在着激烈的生存或发展性竞争,优越的质量作为一项至关重要的致胜武器,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生命线。为此,任何一个不想被淘汰的高等院校都对质量情有独钟。国际化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方面有着独特功能,它能提供给高等教育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其在互通有无中扬长避短。此外,通过制定统一的质量标准,各国高等教育在它的指导下具体运作,并接受来自国际的监督,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质量。最后,高等教育资源的共享要求对国际化的推动。人类文明资源的发展所遵循的是这样一个轨迹:原始社会的共享一阶级社会的私人占有或集团占有一未来社会的共享。高等教育也是一种文明资源(可再生),其发展趋势最终是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共享物。国际化是实现资源共享的主要途径,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它还能通过国际性资源流动,有利于改善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使用质量;同时,国际化还能加快资源再生速度,并且这种再生是一种发展性的资源再生,不仅不会或很少使资源损耗,反而会有所增加。
发布者:caiji
来源:EMBA招生信息网本页网址:http://www.embaon.com/ziliao/luntan/1440.html声明:我方为第三方信息服务平台提供者,本文来自于网络,登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若我方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反馈,我方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