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EMBA院校 > 中欧商学院EMBA

中欧商学院联手农庄造中国首个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

EMBA招生网    www.embaon.com    发布时间:2016年01月15日    来源:
  11月3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宣布,将携手校友企业多利农庄共同打造中国首个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同日,多利农庄也宣布,获得国内著名风险投资基金??青云创投千万美元的注资,总额计7000万元人民币。

  当天,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名誉院长刘吉教授、浦东新区副区长陆鸣、多利农庄董事长张同贵、青云创投执行合伙人陈晓平出席了在中欧校园举办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与多利农庄联手打造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合作签署仪式暨多利农庄引入海外资本投资新闻发布会”。发布会吸引了40余名媒体记者前来报导。

  活动现场

  自成立以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就不遗余力地支持校友创业。上海多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多利农庄)创办于2005年,总投资2亿多元,是上海最大的有机蔬菜种植基地、也是上海世博有机蔬菜特供基地。其创业团队中,有多个中欧校友,如创始人张同贵(EMBA05级)、总经理郭海(MBA02级)、销售总监茅亮(MBA08级)等。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名誉院长刘吉教授首先致辞。他表示,民以食为天,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中国有62%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还是需要从美国进口粮食;美国只有2%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粮食还可以出口,这就说明在农业这方面的差距还是很大的。农业怎样现代化?除了要进行体制改革,从小农经济、一家一户几亩地的生产方式转变成社会化大生产的方式以外,与时俱进的农业科技化非常重要。上海站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沿、也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应该把打造现代化的农业放在第一位。此外,发展有机农业非常重要,牵涉到中华民族的身体健康,需要有一批人踏踏实实地来做。他同时表示,中欧全力支持校友的创业与创新,特别是在农业领域内的重要创新。

  多利农庄庄主张同贵在答谢感言中指出,多利农庄将积极探索低碳理念和低碳技术在农业基地的运用,如推广低碳能源,推广废弃物循环利用,包括其将要建成的华东最大的农业基地管理中心和产品中心,将全部采用废弃集装箱建成,并且采用低碳地源热能。另一方面,多利也将在现有蔬菜种植信息可追溯和现代化全程冷链的基础上,与母校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合作,争取发展为国家级物联网农业应用基地,全面升级产品和服务品质。多利农庄将借助此次融资成功,扩大规模、降低成本,使有机农产品走上更多老百姓的餐桌。

  “有机农业是可持续发展农业的最佳实践,是清洁技术的重要分支,有机农业和有机农产品不仅对于食品安全和消费者健康具有积极影响,更重要的是对于改变中国传统的化学农业生产方式,改善农业对于空气、水和土地的污染,使中国农业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具有重大战略意义,”青云创投执行合伙人陈晓平表示,“多利农庄是上海最大的有机农产品生产者和供应商,我们期待着支持其实现快速的可持续增长和扩张。”

  中欧院长助理、管委会成员刘涌洁随后代表中欧执行院长朱晓明教授宣读贺信,并代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和多利农庄签署联手打造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校企联合向国家科技部和发改委申报2011年科研项目的合作协议。

  浦东新区陆鸣副区长在发言中指出:“今天多利农庄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合作打造农业物联网,与青云创投联合发展有机农业,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发展水平的一个创新探索。”他同时表示:“浦东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像中欧这样的顶级商学院在人才和管理理念上的参与与输入。新区在农业方面一直强调要尝试‘三品战略’:品牌、品质、品种,推进农业的品牌化、标准化、集约化和产业化,提升农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欧和多利农庄的合作给我们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打造中国“都市有机农业第一品牌”

  2010年,经过层层竞争,多利农庄成为上海世博会有机蔬菜特供基地,并作为世博会中上海唯一的有机农庄,在“城市未来馆”展区向观众揭示了未来生活中健康、低碳生活的场景。前来参观世博的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莅临多利农庄展区,盛赞多利农庄。

  庄主张同贵表示,多利农庄能取得一定的成绩并将持续成长,其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成规模、高品质的自有有机种植基地,短期内难以被其他同行超越。在上海近郊拥有1750亩的成片基地,花了长达4年的时间进行基地土壤改良,使其达到有机种植标准。同时,投入6000多万元建成完整的灌溉用独立水系且水质达到有机种植标准。整个种植基地的投资更是超过了2亿元,是国内少有的同时拥有国环有机认证、IFOAM国际有机认证、HACCP关键风险点控制认证、GAP优质农业认证的农庄。正在积极拓展多块相同标准的基地。

  二是“田间到餐桌一站式”专业运营体系。将有机种植产品直接配送到用户,把中间环节减到极致。这背后的保证是“专注两头,专业合作”的运营模式。专注于有机种植生产和会员市场开发,并且与日本专业冷链和美国专业呼叫中心合作,提供超越竞争对手的产品质量和服务体验。

  三是拥有包括三位中欧EMBA和MBA校友和众多技术专家在内的高素质创业团队

  张同贵表示,将借此次和中欧以及青云投资合作的良机:

  一大力发展产业联盟。除了云南和四川的外联合作基地,还将拓展在崇明的低碳农业基地和福建武夷山的万亩有机农业基地。

  二在现有技术基础上,积极发展“物联网农业应用示范基地”,实现产品和服务品质的飞跃,同时输出技术和经验,为都市农业、生态农业的产业升级作贡献。

  三积极拓展市场,达成用户的延伸和产品的延伸,实现快速成长,打造中国“都市有机农业第一品牌”

  中欧孵化校友创业

  多利农庄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有着非常深厚的渊源。多利农庄庄主张同贵是中欧EMBA2005级校友。张同贵在发言中表示,多利农庄的创业源自于中欧,成长于浦东。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学习,带给他很多全新的视角和思路,结合多年对发展新型农业的思考,他把在中欧EMBA的毕业研究课题定为“多利农庄项目”。今天多利农庄的经营思路和整体规划,基本上都来自于当时在中欧的这个课题项目。

  多利农庄在发展过程中,获得了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大力支持。今年7月8日,在校友会的牵线搭桥之下,朱晓明院长代表中欧与多利农庄达成了合作备忘录,双方不仅在有机蔬菜采购和供应上进行合作,未来也将在更多方面开展合作。

  此次,中欧和多利达成的“农业物联网”合作协议将进一步加深双方的合作关系。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是国家“十二五”期间着重推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涵盖技术多,应用范围广,与传统行业结合的空间大。而农业作为关系着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其信息化、智慧化的程度非常重要。通过应用物联网技术,可以打造“智慧的农业”,在农作物智能化培育控制、农产品食品安全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实现农业发展水平的提升并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自成立以来,总共培养了一万名MBA和EMBA学员,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高级管理人才,如今大量的中欧校友分布和活跃在各个行业,成为各自公司的中坚力量。除此之外,在各个领域、行业内也出现了中欧校友活跃的创业身影,如刚刚在美国上市的“学而思”,其创始团队的四个人中,三位都是中欧EMBA学员,其中包括董事长兼CEO张邦鑫;又如同样从事有机农业,建立从种猪源头到餐桌的猪肉产业链的天兆食品。在11月份,中欧即将举行大型的校友返校活动,同时,中欧也将举办一个大型的校友创业展,将会有上百家校友创业企业在此次活动上亮相。

发布者:caiji

来源:EMBA招生信息网本页网址:http://www.embaon.com/zhongou/60828.html

  声明:我方为第三方信息服务平台提供者,本文来自于网络,登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若我方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反馈,我方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EMBA招生网 2010-2021 沪ICP备13002341号-17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06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