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再见,我们明年再聚!”在校友们依依不舍的约定声中,为期三天的2011中欧校友返校日活动圆满落幕。中欧校友返校日活动不仅让校友们再次聚首、重温求学时光的美好回忆,更准备了精彩纷呈的论坛及讲座,提供校友们及在校同学们学习、解惑的机会。13日上午是由中欧校友行业协会举办的四个分论坛,涵盖了金融投资、电子商务、人力资源和国学四个领域,多位已成为行业领军人物的中欧校友们和知名教授现场深度对话,激荡智慧;下午由丁远、王高、赵欣舸和李善友教授分别授课,分享他们最新的思想观点和研究成果。
刘易斯拐点之后,如何投资资本市场?
受中欧校友金融与投资俱乐部之邀,东方港湾投资总经理但斌分享了题为“刘易斯拐点之后,如何投资资本市场”的演讲。第一财经节目主持人孟诚担当主持人。
在演讲开始,但斌先生首先就对金融投资者的性格要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乐观的心态和正直的人品是非常重要的,要赚我们认为踏踏实实本本分分的钱。除此之外,他表示投资还需要洞察力、学习的意识以及独立思考的精神。其中,洞察力不仅仅是对一个民族或者是一个国家未来的洞察力,还有对于一个企业的洞察力。
随后,但斌先生带领大家分析了多张图表,提出“穿越时空”的概念,即真正选择好的企业做长期投资。他认为,“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投资才叫做真正的投资”。“对于一个投资者来说,如果把钱放在最有效率的行业、企业,它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率。”
揭示中国电商成功的秘密
本次对话由中欧校友电子商务协会特邀。麦包包网总裁叶海峰、马克华菲CEO杨坤田、AK男装CEO宋平三位电子商务行业领军人物聚首中欧,与现场听众共同探讨电商行业的未来发展。中欧市场营销学王高教授担任主持人。
叶海峰首先介绍了麦包包网开创的历程,他说:“选择比什么都重要,战略和眼光决定未来”,选择包括对产品、对商业模式的设定及起步的时间等。对于为何选择只销售一类产品,他表示:“未来,大而全的肯定不可能有多家,我们想做一家在一个领域有话语权的领先企业。”另外,叶海峰还预测了未来电子商务行业的三个趋势:一、产品线上线下都存在,价格趋同;二、消费者趋向于一站式的垂直网站;三、消费者对于服务、对品牌的需求增加,企业从卖产品向卖服务发展。
宋平则提出了电商发展最重要的三点:速度、资本和从业者的付出和努力。他认为商业的本质其实就是通过不同的渠道不同的方式把自己的产品传达给消费者,但从长远来说还是靠自己的品牌获得今后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马克华菲CEO杨坤田从传统企业进入电商行业的经历出发,指出了其遇到的四大困难:产品的矛盾、价格体系的矛盾、品牌的破坏及客户体验。但他表示会通过注入更多资本、及时地调整资源配备、增强部门间的协力,并凭借多品牌、多渠道、多平台,提供差异化服务和差异化产品等方式坚定不移地把电商做起来。
中国社会转型应有的核心价值观
由中欧校友国学会主办的本次讲座特邀到两位不同研究领域的知名教授----中欧经济学和金融学教授许小年、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白彤东,分享他们认为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应有的核心价值观。山东大学经济研究中心教授盛洪担任主持人。许小年教授与白教授就儒家思想、德制与法制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白彤东教授表示,儒家思想不是现在西方全民投票的民主政治,儒家希望精英对民意有一个制衡。我自己觉得更好的制度是在自由民主下民主和精英的一种政治。儒家有一个最理想的极致和最现实的问题,德治和法治不是二者取一的。儒家很大程度上强调自愿。不能强迫别人,儒家一直支持是以脚投票,你不喜欢一个国家可以跑到另外一个国家去,你可以去做这样一个选择,儒家思想强调的是民意的重要性。
而许小年教授在谈到社会核心价值观的问题时提出了“公域”和“私域”的概念,公域主要是指法律建设和政府;私域则是个人的生活,包括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他表示,“公域和私域要分离开。公域要尽可能的小,以获得最广泛的认同;私域要尽可能大,包容多样性。”同时,他指出了按此划分的两大意义:一、不再因为人民信仰不同引起社会冲突和矛盾;二、理性运用能够开拓广阔的空间。许小年教授认为,儒家和法治是不相容的。
外企、国企、民企的人力资源管理大PK之高管选拔
受中欧校友人力资源研究会之邀,六位代表外企、国企和民企的企业高管和三位专家团成员聚集一堂,深度对话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高管选拔话题。第一财经著名主持人袁岳担任主持人。参与讨论的校友分别为:代表外企的IBM中国上海全球服务执行中心人力资源总监周际红,及阿尔卡特朗讯亚太区人力资源总监康武平;代表国企的东方国际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兼人力资源部长李春明,及上海广电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党委书记秦伟芳;代表民企的博尔捷人力资源集团总裁侯正宇,及上海复星医药副总裁周文岳。专家团成员为:中欧米其林领导力和人力资源管理教席教授李秀娟、上海汇华企业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高航,及星巴克大中华区人力资源副总裁余华。
就高管文化、管理和选择问题,外企代表周际红就管理文化表示外企拥有三大特点:非常好的价值观和文化、完善的系统、个人魅力。秦伟芳阐述了国企“德能勤绩”的特点,并指出了国企对员工培养的不足之处,“现在的国企跟外企在整个系统方面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尤其在对人的培养和人的发展方面。”代表民企的周文岳根据自身工作经历指出民企高管选择的三大重点:技能、资源和情商。
对于三家企业代表的阐述,袁岳则分别提出了质疑:国有企业高官就位、求职者趋之若骛和机关文化的问题;民营企业利益驱使、非规范化等问题,;及外企权利限制、人才流失和系统完善但个人能力不高的现状。另三位企业代表就上述问题一一发表了看法。
李春明表示上海的国有企业虽然存在官本位的思想文化,但国企目前已经开始改造,绝大多数国企是混合所有制,并呼吁将来有更多的人能正确理解、支持国企。
侯正宇讲述了民营企业的三个根本的经营目标:解决温饱、合理避税和返税及解决发展。因此,民企的高管选拔依据绩效导向、专业能力和是否愿意去创新。
康武平表示,外企的权利限制旨在规定员工完全行使自己的权利,但天花板现象始终存在,到了一定职位后只能是横向发展,可能是跨区域的,也有可能跨职能。
中欧教授讲座传道授业解惑
下午,四场精彩的中欧教授讲座如期举行。中欧会计学教授丁远分享了题为“企业并购的几点思考”的演讲,中欧市场营销学教授王高呈现了主题为“中国电商的商业模式选择”的演讲,中欧金融学与会计学教授赵欣舸进行了主题为“套期保值解析暨在职金融MBA课程介绍”的演讲,而中欧兼职教授、创新中心主任李善友先生则分享了他对创业的理解。
丁远教授在演讲中表示,持有正确的并购观念是并购成功的最核心因素。在流动性、行政命令和机会主义驱动下的并购都是导致并购失败的诱因。他强调,“不能为了并购而并购,并购不是目的、不是战略,而是实现企业战略的手段之一。”企业要在对目标企业深入了解并且有足够流动资金的前提下进行并购,不能被市场情绪和流动性因素左右决策。目标企业在行业内的地位、改善空间、核心竞争力的先进性和研发能力都是需要仔细考量的因素。
王高教授深入浅出的分析了当下中国电子商务与物流之间的关系。他说,目前电商在吞噬物流行业。现代网络消费者的耐性越来越少,电子商务的最大挑战和机遇正是物流,京东上午订货下午到的新模式是第三方物流没有办法做到的。“互联网是轻资产,这种重资产就给它带了来竞争优势”。同时王教授也略有担忧,中国电子商务的交易越走越快,但是如果物流以现在的速度去建设会远远地超出实际需要。照现在这么发展下去,中国的物流能力会远远的供大于求。
赵欣舸教授在演讲中从专业角度介绍了关于套期保值、投机等的概念和区分,并运用多个简单易懂的例子详细解说套期保值操作的过程、方式方法和收益问题。论及套保遵循的原则,赵教授表示,“真的就是越简单越好”,但不能永无止境的追求更好的收益,”,并提醒到“你自己做不了这些东西,肯定得有人帮你做这些事情,就是这些金融机构,但也不要盲目听从金融机构。”
李善友先生通过讲述自身创业的心路历程和身边朋友的创业经历,总结了创业的三大要素:第一,机遇。他表示时事造英雄,“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第二、发现你自己的长板、专注自己的长板,并把它做到极致。第三、意志力。他表示“创业的真谛是超越,不是为了财富,就是为了遇到困难的时候不屈服,去战胜困难,这才是人生的乐趣。”
发布者:caiji
来源:EMBA招生信息网本页网址:http://www.embaon.com/zhongou/58327.html声明:我方为第三方信息服务平台提供者,本文来自于网络,登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若我方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反馈,我方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