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EMBA院校 > 浙江大学EMBA

浙江大学EMBA--走在市场经济最前沿

EMBA招生网    www.embaon.com    发布时间:2016年01月15日    来源:

    “国有成钧,在浙之滨”。浙江大学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学位(EMBA)教育是经国家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国内首批EMBA教育项目之一,是中国内地首家通过AMBA国际认证的高级管理人才培养项目。同时,浙江大学EMBA教育中心也是浙江省惟一EMBA办学机构,致力于培养中国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领军人物。

    自2002年成立以来,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创业精神、社会责任”的高级管理人才为使命,浙江大学EMBA立足于中国经济最具活力、民营经济最为发达的长三角地区,充分发挥管理学科优势,学习国际一流商学院的经验,结合中国本土管理实践的需要,立足于我国市场经济改革与建设的最前沿,建立了一支高水平的世界级师资队伍,培育了一个活跃在市场经济各领域的高级管理精英群体。浙江大学EMBA培养的千余学生遍及大陆各地以及港澳台地区,特殊的环境与氛围、特别的师资与学友群体,使他们成为驰骋于市场经济的领军人物,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商界翘楚。在浙江大学EMBA这个一流平台上,学界、政界、商界充分互动、交流,这种互动产生的现实力量和潜在能量无可估量!

    中西合璧的杰出师资团队

    浙江大学EMBA的教授团队在浙江大学现有精英师资基础上,整合了国内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等学校的知名教授,同时还聘请了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西北大学、麻省理工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境内外顶尖商学院及机构的优秀师资。他们深谙西方前沿管理理念与国际管理实践,扎根中国,服务中国,长期致力于中国商业课题的研究,大都拥有世界一流学府的博士学位,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并有在大型企业集团或政府担任顾问的宝贵经历。

    突显创新创业精神的课程设置

    浙大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求是”校训一直引导着浙大人。而作为商学院,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一直把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创业精神与社会责任的未来领导者作为奋斗的使命。
 
    创业与创新既是管理学院的特色,也是浙江的特色。学院拥有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目前全国唯一的创业管理博士点、全国创新领域唯一的工程院院士和“创新管理与持续竞争力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牵手国内的领袖企业,形成校、企、政府紧密结合的管理教育、研究与应用平台,参与国家战略,服务企业发展也是我们区别其他商学院的最大特点之一。

    浙江大学EMBA的课程设置参照了AMBA国际权威管理教育质量认证体系的标准,采取分阶段层次推进的模块化教学模式,配置“课程模块套餐”,使学生增强领导艺术,提升战略思维,强化运作管理,开拓国际视野,提高综合素养。

    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浙大EMBA的生源特点,以及区域经济、民营经济、全球经济发展的特点,采取专题讲座、高级工商管理案例分析、移动课堂、海外访学等个性化选修课程方式,让学生拓宽经营视野,以达到活学活用、创新商业问题解决方案的目的。

    拓展企业家国际视野的优秀平台

    对商学院来说,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培养出全球性的企业领导者。因为在全球化背景下,在不确定的经济时代,企业家们面临的是来自全球各地的商业挑战。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积极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瑞典、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等国家以及香港、台湾地区著名高校与研究机构开展学术合作并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共建了多个国际合作研究平台,如“浙江大学—剑桥大学全球化制造与创新管理联合研究中心”、“中国瑞典管理研究中心”等。先后与法国里昂商学院和美国百森商学院联合成立了“全球创业管理硕士项目”。与法国巴黎HEC商学院合作创立了“ZJU—HEC IEMBA双学位项目”。

    浙大EMBA海外访学模块就是到全球名校和国际名企业访学交流。通过近距离接触世界一流大学和企业,学习从不同视野看世界,融会东西方管理思想,获得商业经营的新灵感。至今,浙大EMBA学生已先后到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西北大学、麻省理工大学、UBC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华盛顿大学、伊利诺大学、百森商学院、哥伦比亚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商学院学习,聆听国际知名专家教授授课。并到微软、爱立信、高通、惠普、联邦储备银行、通用、宝马、奔驰、美洲豹、毕马威等欧美知名企业参观,与当地的知名企业家展开面对面的交流。

    独树一帜的精英校友圈子

    校友网络是衡量世界级商学院的重要标准之一。

    哈佛商学院的一位教授说,哈佛为同学们提供了两大工具:一是在学校学到的对全局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二是哈佛强大的、遍布全球的校友网络在各国、各行业都能为他们提供宝贵的商业信息和支持。

    根植于中国企业家精神最活跃地区之一浙江省,铸就了浙江大学EMBA独具特色的生源结构。浙江大学EMBA项目自创办之初,就充分意识到浙商创新与创业精神的强大影响力、浙商商业模式的宝贵价值,以及国内民营经济的领导形象,逐步形成了基于浙商精神与创业模式的、国际的、开放的办学特色与教学内容。

    浙大EMBA学生来自民营及私人控股企业高达70%左右,70%以上学生担任最高决策层职务(董事长、总裁、总经理等),企业资产多数为10亿人民币以上。

    继血缘的家族企业和地缘的老乡创业之后,“同学经济”正发展成一种新型的商业模式,成为“资本”和“智本”搭配而成的新组合。找到了EMBA同学,就是找到了信任。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经过30年的发展和积累已成为我国拥有规模最大校友网络的商学院之一,目前共拥有6万多名校友,并以每年千余名的速度继续增长。

    自1998年新浙江大学成立以后,原四校校友都成为了新浙江大学的校友。2000年1月,浙江大学校友总会正式成立。到目前为止,美国纽约、旧金山、芝加哥、休斯顿、洛杉矶、华盛顿、加拿大、澳大利亚、罗马尼亚、比利时、芬兰、日本、新加坡、印尼和国内各省市、浙江省内各地市以及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均成立了浙江大学校友会或校友会筹备组,校友会组织遍布世界各主要地区。

    民营经济传奇的见证者与推动者

    浙商,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这个群体是当今中国最具活力也是最会赚钱的群体,他们传奇一般的经历,深不可测的财富积累以及在市场经济浪潮中始终引领经济发展方向的能力无时无刻不吸引着各界的关注。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植根于民营经济最发达的浙江省,对“浙商”群体的成长与发展既是见证者也是推动者。浙江大学EMBA聚集了上千名浙商,他们敢想敢做,极富创造力和想象力,善于学习、注重抱团。改革开放30年以来,在企业的经营探索和“走出去”方面,浙江民企都起到了先锋军的作用。

    随着市场经济改革和全球化的迅速发展,“转型”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焦点。作为拥有市场经济先发优势的沿海发达地区,浙商更是走在了“转型” 的前列。在这方面,浙江大学管理学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吴晓波说:“帮助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家、政府官员、高级经理人员转变观念,系统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技术和知识,帮助市场经济中的精英们从‘知其然’的‘自然王国’到‘知其所以然’的‘自由王国’是我们以前、现在更是面向将来的任务”。

    精彩纷呈的终身制俱乐部

    一个好的EMBA项目其价值不仅在课内,也在课外和课后,更在终身的学习与互动。

    浙江大学EMBA学生将成为浙大EMBA俱乐部的终身会员,获得俱乐部所提供的丰富多彩、追踪前沿的综合服务。“玫瑰会”、“房地产精英会”等各类特色分会组织活动频繁、缤彩纷呈,持续不断地增进经营智慧、提升精神境界,扩充精英人际脉络。

    EMBA学生不仅只是来自浙江省,还有远自欧洲、新疆、黑龙江、广东、香港、台湾等地的企业家。浙大EMBA俱乐部每年都会在各地举行数场大型高端论坛,内容涉及经济、管理、投资、品牌、营销、公关等各个方面。通过俱乐部这样一种开放的形式,全面整合了EMBA学生、学校、政府、社会等各方面的资源,为同学们构筑了一个学习运筹之道、展现精英风采、拓展优秀人脉、享受品质生活、成就伟大事业的终身学习、沟通、互动的高级平台。

    在浙江大学EMBA这个大平台上,学界、商界、政界充分交流、互动,他们再也不是孤军奋战,当EMBA学生相互之间有了激励和互动时,大家就能够促动并往上走。浙江大学EMBA成为激励企业家奋发前进的重要加油站。

    当前,中国的企业、企业家们正在加快进军全球化竞争的大舞台,但是还缺少立足于中国的世界级顶尖商学院的相助,这是我们面对的挑战,更是我们的重大发展机遇。浙江大学管理学院致力于为EMBA项目创造各种更好的条件,加大师资建设力度,提高学术研究水平,全面提升硬实力和软实力;致力于培养出一批能向微软、谷歌这样的公司发起挑战的商界领袖,也期待着EMBA精英能够有突破性的创新表现。

    打造立足于中国的世界级商学院是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的目标,更是浙大EMBA教育中心为之奋斗的使命。

发布者:caiji

来源:EMBA招生信息网本页网址:http://www.embaon.com/zhejiang/24046.html

  声明:我方为第三方信息服务平台提供者,本文来自于网络,登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若我方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反馈,我方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EMBA招生网 2010-2021 沪ICP备13002341号-17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06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