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BA招生网
咨询热线: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EMBA招生专题 > 复旦大学EMBA研修班 > 招生信息

中国商学院的拿来主义---访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陆雄文

EMBA招生网    www.embaon.com    发布时间:2016年01月15日    点击:

“国际化虽然从提出已经上升到全球化阶段,中国视角已经从追随美国转变到放眼全球,但实施却是个不简单的问题。”从外表上看起来最像教授的这位中国顶级商学院中最年轻的院长、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陆雄文始终有一种特别的平和。
当2006年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与美国华盛顿大学奥林商学院的合作EMBA项目获得伦敦《金融时报》EMBA项目排名全球第八的时候,复旦之路再一次引起全国商学院的讨论、质疑和经验咨询,陆雄文用自己的实践给了最直接的回击。
“合作委员会”直接负责项目
对于复旦管理学院来说,国际合作的目的是为了有更国际化的视野。这种国际化不仅只是针对学生,还在于本院教师同国外的教授之间的交流、跟进;学生能有跨文化交流的经验;教师能同管理学界主流的学者一起研究;学院保证能借鉴到国外的知识、思想和一套系统——课程体系、运作体系等。
在这样的目标导向下,复旦首先在合作对象上做筛选和淘汰。对于美国的学院,保证是排名前三十位的;对于欧洲,保证是每个国家的前三位商学院。陆雄文表示,在这样的搭配下,才能达到学院借鉴和利用的目的。
这样定位以后,复旦强调平等、互利、开诚布公和充分交流。在包括课程体系的设计、师资的配备、教育质量的控制、学生的招收、学生的实习等方面,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达成一致。在十多年同国外商学院的合作中,由过去的双方合作到现在的三方合作,从MIT到香港大学,复旦逐渐形成一种机制保证项目的可持续性发展。“保证在中国办的教育项目,我们有主导权。而且因此能利用国外先进资源,来保证研究的发展。”陆雄文表示。
从对外来说,复旦管理学院所有合作项目都有合作委员会,合作委员会向双方院长负责。独立的合作委员会的存在,让合作项目有了管理权清晰的执行方,这让复旦与麻省理工等国际知名学院在十多年中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如果复旦管理学院只与华盛顿大学合作,可以用“合作委员会”解决所有问题,但当复旦有8个合作项目之后,面对上海这同一块市场,怎样保证项目之间不冲突不竞争?
陆雄文说:“项目之间为什么不冲突,因为我们项目之间有很好的定位。各个项目的定位是不同的,目标市场的区隔正好是错开的。因为我们各个项目针对的目标市场有差异,所以导向是不同的。”


但陆雄文也承认,“有没有一点重合?有一点重合。但是重合的比较少,所以冲突就少”。
对于潜在的重合和冲突,复旦管理学院采取每个项目独立的运作方式,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各种机制形成共享平台资源。陆雄文说:“我们有每个星期的项目组会议来协调项目之间的关系,另外还有其他一些共享,来保持相互的沟通和协调。这个是我们的一些经验。”
培养中国人才与“拿来主义”
并不是所有商学院都具有培养有国际竞争力人才的能力,特别是国内大多数商学院在教师资源、资金能力和教育体制的限制之下,实施起来并不是个简单的问题。
因此,利用国外先进资源,来保证研究的发展,不仅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而且国外的资源直接能够为学生所感受。中国管理教育发展时间比较短,同当前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和需求相比,商学院的师资不足、场地资源不足、资金不足,对于上海的几所商学院来说,即使借助地域优势补足普遍的缺陷,也存在招生配额不足的问题。在“配额招生”机制下,即使国内的商学院有扩大招生的能力,也要受配额限制。陆雄文表示,由于复旦有国际合作项目,国外的资源大大提高了学院培养学生的能力。“原来我们只能培养300个,现在我们可以培养600个,原来可以培养500个,现在可以培养1000个,这样也为中国培养了更多的优秀人才。”
陆雄文表示,同合作伙伴合作,利用人家资源向人家学习,最终是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我们很清楚,我们主要是培养中国人才。我们的国际学生现在比例不高,我们没有刻意提高国际学生比例,原来从1%自然增长到现在4%-5%,将来也不会超过10%。我们不希望超过10%,因为我们的使命是对中国经济人才的培养。有一点国际学生,一个是让世界了解中国,开放教育体系,让国外学生直接到中国来学习,感受中国的发展。他们的参与,他们将来在中国开创他们的事业,加入中国的企业,对中国经济发展也有正面积极的作用。另一个,由于他们在班上跟我们的学生一起学习,也让中国学生直接有跨文化学习的经验。这就是复旦管理学院为什么需要一点国际学生,但主流是中国的原因。”
陆雄文说:“虽然是国际合作项目,但我们使用‘拿来主义’。对于合作项目的教师,也鼓励研究中国问题,编写关于中国企业的一些案例,并用到课堂上来。一个一流的商学院教师能不能融通中外,把国际上最新的学术思想同中国非常有活力的但是也在转型的经济实际相结合,解决中国企业家、职业经理人所面对的困惑和挑战,帮助他们找到解决实际工作当中的各种困惑、问题、挑战的具体的方案,也是真正体现其教育水准的一个标志。”
商学院与企业也讲“门当户对”
对于中国的文人阶层来说,向别人要钱是最不爱做的事。而在当前的中国环境,企业也没有向高校捐款的传统,而且企业对高校有两个误解:第一,政府给国立大学拨款,并不需要赞助。但事实上,中国高校预算50%靠政府拨款,50%得自己筹钱。对于复旦管理学院这样的商学院来说,90%预算靠自己,10%学校拨付。商学院对自己的收入有支配权,已经是高校的宽厚。
第二,企业捐款没有税收优惠。欧美和中国香港地区除了有企业家成功以后回馈母校的文化传统,也有一套税收优惠政策,给高校捐款可以免除30%-40%的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而我们没有这样的政策,所以企业给商学院捐赠主要看院长是谁。张维迎曾表示,他很多时间都用到给学院筹钱去了。陆雄文院长在复旦也分管找企业捐款。
复旦管理学院得到了万事达卡国际组织、美国花旗银行、史带基金会等在内的海内外著名企业的赞助,除了奖学金、冠名教室、冠名讲座论坛、教授席位,还有各种物品捐赠、企业招聘等各种形式的资源共享。复旦按职能来建立与企业发展关系的部门,企业关系部专门为学生引进演讲嘉宾、企业参访机会、学生活动支持等资源。职业发展中心专门给学生安排就业。
学院用什么吸引企业?对此,陆雄文表示,首先自己要做好。得不到企业的认同和尊重,人家看不起你,人家就不会和你合作。“这个道理和找对象一样。自己不帅不酷没有知识不睿智没有能力和成就,成熟一点的女孩子就不喜欢你。企业和学院的关系一样,基本比较匹配的原则。自己做大做强,就有企业来找你,自己做得弱小,也只有弱的小的企业来提供一些尽它所能的帮助。” 来源:EMBA招生网本页网址:http://www.embaon.com/fudan/58031.html
EMBA招生网 2010-2021 沪ICP备13002341号-17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06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