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BA招生网
咨询热线: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EMBA招生专题 > 复旦大学EMBA研修班 > 招生信息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文化与管理活动成功举行

EMBA招生网    www.embaon.com    发布时间:2016年01月15日    点击:

9月20日晚上,史带楼九楼的多功能厅里,灯火通明,由管理学院校友联络中心和英国商会联合举办的主题为“文化与管理”的校友联谊活动,于七点钟准时拉开了帷幕,上海欧美同学会部分会员、英国商会部分会员、INSEAD上海校友会部分校友,和管理学院的部分校友与在校生共同参加了联谊。这次活动是管理学院校友联络中心“校友国际交流合作”项目系列活动之四,它继续秉着校友联络中心国际交流合作项目的宗旨,竭诚推动校友全球事业的发展。
 
积极关注,热情参与
 
本是宽敞明亮的史带楼九楼的多功能厅,在这夜晚有些略显拥挤。工作人员来来回回地在主会场加了许多椅子,才勉强让到场的校友们都有个座儿。许多管理学院的在校生,也对这样的活动十分关注,提前来到了会场,静待活动开始。许多校友因为工作繁忙,无法准时到达,但都陆陆续续来到了会场。校友们在签到簿上挥笔留名,交换名片,热情交谈,活动尚未开始,现场已是一片其乐融融的氛围。
一位在上海居住了九年的外国校友,还用一口熟练的汉语和校友联络中心的工作人员交谈,当工作人员称赞他汉语讲得很棒的时候,他竟然还令人意外地爆出了一句上海话,来了个“一鸣惊人”。

有许多校友,已都是校友联络中心的老朋友了,他们一直十分关注着中心的动态,只要有活动,都尽量前来。有的校友甚至在活动开始之前,就已来到校友联络中心帮忙,他们把自己当成中心的一份子,和中心工作人员一起,陪伴着校友联络中心成长。
 
倾囊相授,真诚交流
 
在联谊活动上,管理学院校友联络中心主任董老师做了简单的开场致辞,在复旦百年校庆之际,真诚地欢迎各位校友回到母校,参加这样一次有意义的活动,并希望校友们通过这次活动,都能有所收获。
 
英国商会会长Mr.Ian Riley是这次活动的主讲嘉宾。他幽默风趣的风格,贯穿了活动始终,感染了到场的每一个人。他从介绍自己的个人基本情况开场,简单地描述了自己的家庭,工作经历,和在中国发展的历程。跨文化管理,这是每一个来到中国的外国职业经理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他曾经在澳大利亚、欧洲与不少亚洲国家工作、生活,中国对他而言,有很大的吸引力,也给他带来很大的挑战。他从中国当代的一些基本的价值观出发,以他多年的工作经验告诉大家,要真正理解中国文化的精神和现状,才能更好地为自己的工作提供便利。他还给大家提了一些建议,提出了一系列跨文化管理必须要掌握的技巧,也说了一些自己至今为止仍然感到困扰的问题,如很难找到很职位相称的、十分适合的中层管理人员等等,给了现场的朋友很多启示。发言完毕,校友们提问十分热烈,许多校友都将自己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些管理学院的在校生,也初生牛犊不怕虎,大胆发言。Mr.Ian Riley都热情地回答,尽可能地提供帮助。
 
继Mr.Ian.Crawford发言之后,英国商会执行总监Mr. Ian Crowford结合自己的职业经历,围绕活动主题做了简洁和独特的分析与阐述。
 
在自由谈话单元,Mr.Ian.Crawford也就跨文化的管理,发表了一些意见。他毫不拘束,开怀畅谈,给现场的朋友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场活动持续了将近两个小时,结束后,校友们不仅和嘉宾进行了很好的交流,彼此之间也互相介绍认识,让活动在持续的新鲜感与饱满的热情中顺利结束。
 
璀璨夜空,共话百年
 
活动结束后,校友联络中心的工作人员还在史带楼九楼的贵宾室和两位嘉宾进行了更深入的交流。董老师还将校友联络中心精心为他们准备的礼品--刻有孙子兵法的精致的套装竹简和复旦百年校庆纪念邮票,亲自送到他们的手中。精美而富有文化底蕴的礼品,博得了两位嘉宾赞叹。
 
复旦的百年华诞将至,校园中弥漫着的生日的气息,感染了我们的嘉宾,当他们被带领到贵宾室外的阳台时,他们也开始为复旦的夜晚所陶醉。视线平行处,亮光闪闪地双子楼因正在进行庆典的彩排而热闹非凡,空旷的夜空,也因这动人的声音和夺目的璀璨变得不再平乏。兴致勃勃地客人们也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争相在夜幕中合影留念。
 
许多校友在离去时还在热烈地谈论着,他们称赞校友联络中心的活动不仅请来了一些商界名人,和大家一起分享成功的经验,一起探讨新的理念和问题,而且这种活动还为校友们提供了互相熟识的平台,让校友们更加充分地利用学院的资源,发展自己的事业。复旦百年校庆将至,会有更多的校友回到母校,他们都希望校友联络中心能够抓住这次机遇,将管理学院的校友联络工作做得更好,让更多的人来一起感受管院大家庭的温暖。

,

来源:EMBA招生网本页网址:http://www.embaon.com/fudan/57401.html
EMBA招生网 2010-2021 沪ICP备13002341号-17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06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