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BA招生网
咨询热线: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EMBA招生专题 > 复旦大学EMBA研修班 > 招生信息

复旦“飞跃”中欧中国商学院不该靠排名赚钱

EMBA招生网    www.embaon.com    发布时间:2016年01月15日    点击:

  日前,英国《金融时报》公布了其一年一度的EMBA排行榜。复旦与华盛顿大学合作的EMBA项目首次参加即位居第8;而连续 6年进入EMBA全球50强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此次排名为第17位。这两所不同办学模式的学校,成了榜单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虽然复旦管理学院院长陆雄文特别强调,无论学校是什么样的体制,已经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同样面临来自市场的竞争和压力。不过,排名结果仍着实令陆雄文和他的合作伙伴华盛顿大学奥林商学院惊喜了一把。

  排名排出“瘾头”

  一个国际排名对商学院来说意味着什么,这是不言而喻的。

  在此次《金融时报》EMBA排名中,中国商学院上升势头格外抢眼,前18名里中国就占有4席。其中,既有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和香港中文大学这样的独立商学院,也有西北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的中外“合资”项目,以及国外院校在华办学的“进口”项目———华盛顿大学奥林商学院在复旦大学开办的学位课程。

  对于这独有的榜单现象,《金融时报》网站上甚至挂出了“EMBA的中国特色”为题的征文启事。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执行院长雷诺教授称,这么多中国EMBA项目进入世界前列,说明中国管理教育的整体水平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对于此次排名,陆雄文说事先没想到首次参与就会进前10名,但在事前也曾估计排名不会低,总之,“一切尽在掌握。”而且,他还肯定表示,今后会持续不断参加排名,“用以督促和维持教学水准,这是大学商学院成功的最好证明。”

  相比MBA项目需考察GMAT成绩,EMBA项目则没有此限制,因而,除了中欧这样的独立商学院以外,绝大多数体制内的内地学校也能直接参与到国际排名中,比如此次的复旦,以及已经流露出意向的清华大学等,因为,这是提升自身品牌价值和知名度的绝佳途径。

  相信,随着商学院竞争的日益激烈,还会有更多的EMBA项目参与到世界排名中。

  排名靠前=费用昂贵

  不可否认,内地商学院在国际排名上“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得益于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金融时报》排行表的主要驱动因素是毕业生的职业成功程度。这其中,毕业生薪金水平及涨幅占了很大比例,如果此项分数高,名次必被拉高。该报分析数据后撰文指出,亚洲所有行业的EMBA毕业生薪酬都远高于欧洲和北美。

  从榜单上也可看出,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复旦—华盛顿EM-BA项目最高薪水为238372美元,居全球第5位,薪资增幅为62%;中欧国际商学院EMBA项目最高薪水为213110美元,居全球第7位,薪资增幅为80%;金融业单项薪水排名居全球第6位。

  这正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带动EMBA毕业生薪水大幅增长的有力证明。作为复旦学员,上海市电力公司副总经理阮前途认同说,排名结果首先要归功于上海的经济和开放的文化,很难想像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学生毕业后能拿到高薪,能参加世界排名。

  自然,有回报必有付出。费用与排名往往成正比,正所谓一分价钱一分货,高昂的学费也从另一方面体现出商学院的身价。如今,全球顶尖EMBA课程收费10万美元已属司空见惯。因而,复旦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们36.5万元人民币的学费,是中国EMBA项目中最高的。因为来的都是华盛顿大学奥林商学院的大牌教授,所以收费贵。

  而中欧虽比复旦低(28.8万元),却以招生规模见长。中欧的EMBA项目如今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每年630人的招生量,比世界第二名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每年招生310人)多了整整1倍。

  高昂的学费也决定了生源的质量必须要高,要有相当实力的支撑。业内人士认为,EMBA锁定的目标人群,并非属于“价格敏感群体”。他们看中的是回报率、职业的可持续发展等。有复旦的外企学员就表示,不懂得赚钱的商学院他也不会去读。

  而前述的国企老总就读后冒出来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希望公司的中层干部都去学EMBA,直接接触、感受世界最前沿的管理思维,学习先进的管理文化,从而成为具有国际化视野的经理人,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去。

 

来源:EMBA招生网本页网址:http://www.embaon.com/fudan/57049.html
EMBA招生网 2010-2021 沪ICP备13002341号-17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06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