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6日,对外经贸大学EMBA名师大讲堂在诚信楼举行。讲座的主讲人是中央音乐学院的周海宏教授。周海宏教授被称为中国音乐心理学研究第一人,他为音乐心理学研究领域的逐步拓展和深化做出了很大贡献。近年来,周教授致力于普及音乐,并经常在各大高校企业举行讲座,受到广泛的好评。今天,周海宏教授就“孩子为什么不爱学琴”为话题展开深度剖析,为对外经贸大学的EMBA学员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讲座。 emba.china-b.com/jjmy/
周海宏教授表示,教育者面临的许多问题,例如孩子不愿意学琴、不愿意当众说话等的深层次问题,实际上就是动机的问题。一个人能不能成才,不仅取决于他的能力,还取决于他的动机。动机正是通过影响人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影响最后的成效,即是行为。然而只有当目标和需要这两个要件同时具备的时候,动机才会产生。
周教授又进一步为大家阐述动机产生的原理。他认为,在教育者和管理者面对的大多情况下,目标的需要者和行为的执行者并不是一个主体。此时将不同主体的目标和需要联系起来就变得尤为重要。另外,调动人的积极性就必须了解人的需要,而人的需要表现起来却极为复杂,只有深刻理解这些需要才能恰当地解决问题。
人性的基本规律:动机才能导致行为
教育工作者们曾做过这样一个调查:学琴孩子的家长遇到的最苦闷的问题是什么?结果家长们的结论是:孩子为什么不爱练琴?孩子为什么不努力学习?面对这样的疑问,其实我们首先应该回答:孩子为什么要爱练琴?孩子为什么要努力学习?如果不能回答“为什么要”的问题,我们就不能真正解决“为什么不”的问题。
在中国学琴的很多孩子都觉得很痛苦,多年艰苦的学习换来的不是对音乐的熏陶而是厌恶。然而,世界上所有的人天生都是喜欢音乐的,正如人类天生喜欢美食。所以,“苦学琴”这样的现象必然是不正常的。世界上没有不爱学习的孩子,只有让孩子不爱学习的家长和老师。真正的问题就在于教育者不了解人性的最基本规律,不了解人的心理活动最基本的法则。
“每个行为的背后一定有一个动机”,这是所有人应该牢记的常识。动机并不是学习内容的本身,但是动机通过影响人的注意力而发挥作用。比如孩子有动机就会努力上课听讲,没有动机就容易走神。有动机的时候人是愉快的,而没有动机时人就是厌恶的。这也是管理者在招聘时会青睐热爱工作的人的原因。
动机两要素:需要和目标
“动机”是能引起与维持一个人的活动,并将该活动导向一个目标,来满足个人的某种需要的理念。从定义中我们便可以明确动机的两个要素,一个是需要,一个是目标。只有两者同时具备,才会产生动机和后来的行为。
当人的需要发现一个目标的时候,它会产生一个动机,而只有当驱动行为的目标、目标的机制、任务的难度与个人拥有的资源和条件,在无数的权衡和比较当中得以妥协时,才能导致最终行为的发生。行为会导致一个结果,这时人们会检验,是否这个结果满足了需要。如果结果满足需要,行为会产生快乐的体验,动机便会增强。反之,当结果没有满足需要,人会产生痛苦的感受,动机便会被弱化。
解决目标需要者与行为执行者的冲突:紧密联系
有这样一个调查:开发智力、培养情操、提高社会竞争力,为比赛获奖、为祖国争光。这些目标有哪一个是来自孩子自己的需要?没有。目标的需要是家长,而行为的执行者是孩子。同样的道理,企业老板想赢得利润,拼命工作的却是员工,员工凭什么忠诚于企业?简单洗脑的方式培养员工是低效的,真正的企业家和管理者必须遵循人性的法则。关于这个问题,最优解决方式就是把自己的目标和他人的需要挂钩。
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来自拿破仑。他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他还说过,士兵就是我军功章上的炮灰。拿破仑并不在乎士兵们的生命,士兵们却都为他出生入死。原因就在于,当将军是士兵的目标,这个目标能满足士兵们对于金钱、地位、名声等一切关于良好生存的需要。于是,士兵都想当将军,但如何当将军呢?就是要当好士兵。怎样做才能成为好的士兵呢?就是拼命打仗。所以说,当士兵拼命在战场上厮杀的时候,拿破仑所有的个人目标都实现了,在自己的士兵身上实现了。
由此类推,我们可以思考,孩子有哪些需要可以和学琴挂钩;员工有哪些需要可以与跑业务挂钩。这就是解决问题之道了。
动机之源:人的五大需要
如果一个人能够了解人的需要,他就能够了解一个人的动机,从而调动这个人的积极性。人的需要看似简单,但表现起来却非常复杂。它分为五个方面:生存需要、亲和需要、优胜需要、成就感需要和审美需要。
生存需要。人作为一个生命体要活下来,他需要最基本的生存资源:空气、食物、水、穿衣、住房、皮肉不受苦。这些最基本的生存保障一旦能够得到满足的话,他有一种安全感。反之他不满足的话,比如你剥夺他的生存资源,他的生命收到了威胁,就会产生恐惧感。比如,一些父母规定,孩子如果不练琴就不能吃饭,孩子就会在生存需要的驱动下被迫练琴。
亲和需要。人是群体动物。个体的生存与他和群体的关系密切相关。个体和群体的协和状态如何,决定着他个人生存状态。正如非洲的野生小象脱离了象群以后会非常不安。当它发现另外一个象群时,它会尽全力钻进去,这是一种本能的需要。人也是一样,需要一个群体能够接纳他、在乎他、体贴关怀他。如果这个群体能够给他亲和需要的话,他就有和谐、安全、温暖的感觉。
优胜需要。人有时也是个体动物,在群体当中,这个个体的生存质量如何与他的力量有关。于是乎,人总要有一种倾向,要战胜群体当中其他的个体,让自己尽量排得靠前一点。一个群体的层级当中,谁越往前排,谁的生命安全感越高。如果家长总是将孩子与比其弱的孩子比,孩子就会有获胜感,并愿意在有优势的方面继续努力。反之,有些家长总是找最优秀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比,给孩子造成了“世界上最讨厌的孩子是别人家的孩子”反感,结果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不想上进。
成就感需要。人在这个世界上要确立自己的存在,他需要在看到自己意志变成了现实的过程当中,体验自己力量的大小。许多孩子喜欢玩电脑游戏并非因为所谓的“上瘾”,而是因为游戏的胜利给了他们成就感。成就感有两个特点,一个是渐进强化特征,当人获得小的成就以后,他就需要获得更大的成就感,探索自己能力的极限,从而得到越来越强的快感;另一个特点是渐进消退,当成就接近极限时,人的需要就降低了。正如孩子的电脑游戏打到特别难的难关,且无论如何也过不了关的时候,他绝对不会一直打下去,而是会换个能获得成就感的其他游戏来玩。
审美需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正是有了审美需要,孩子喜欢吃味道好的饭菜,人喜欢找相貌好的伴侣。举一个例子,如果父母在孩子弹琴时表现出欣赏和喜悦,让孩子觉得练琴行为为父母带来了享受,为家庭的融洽和幸福付出了努力,那么孩子就会非常愿意练琴。反之,如果孩子练琴时,父母总是指责孩子,那么孩子就会觉得学琴是破坏家庭之间亲和的原因,便不愿意练琴了。
高压政策的危害
在行为当中,惩罚是什么呢?惩罚是压力。由于害怕挨打,所以人不得不努力工作、努力学习。但压力绝不是人行为当中唯一的动力,它是一种推力,并非自愿的动力。而拉力是主动的动力,它包括优胜需要、成就感需要和审美需要的驱动。
高压政策为什么会失败?以教育为例,一共有三个原因。一是生存需要不再受到威胁,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母无法再用打骂威胁孩子了。二是亲和需要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孩子成长后,有了独立的人格和独立的思考,会希望与父母平等地讨论问题,这就导致了青春期的孩子经常与父母发生争执。第三个优胜需要,父母如果经常以不好的脸色对待孩子,孩子就会觉得无论怎样做,父母都不会满意。逐渐地,孩子会变成所谓的“二皮脸”,即没有任何自尊的保护,没有任何优胜的需要。这时家长的高压政策就彻底失败了。
所以,孩子一定要完成压力的推力向拉力的转变。朗朗在12岁以前就已经通过比赛赢得掌声,累积大量成就感了。这时候,他有足够的审美需要的满足,所以他才开始真正热爱音乐,并主动练琴。
因此,使用高压政策是杀鸡取卵、饮鸩止渴的作法,当下有用,但是后患无穷。在教育当中,我们应该通过鼓励强化正确的行为来让正确的行为去遏制错误的行为,而不是通过直接打击错误的行为来纠正错误的行为。要拿着放大镜来挑孩子的优点,然后把这个优点放大,让优点覆盖他的缺点。
最后,快乐强化动机、痛苦弱化动机。这是不可抗拒的人形法则,是教育必须遵循的铁律。所有教育者都应该明确,世界上没有不爱学习的孩子,只有让孩子不爱学习的家长和教师。同理,世界上没有不称职的员工,只有不称职的管理者。这不是事实,这是信念。
发布者:caiji
来源:EMBA招生信息网本页网址:http://www.embaon.com/duiwaijingmao/74634.html声明:我方为第三方信息服务平台提供者,本文来自于网络,登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若我方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反馈,我方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